聚焦!中科原动力农业机器人“出圈” 引主流媒体广泛关注!

9月19日-23日,为期5天的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成功闭幕。中科原动力通过实物展、田间作业演示、视频图文等形式,全方位展出了智耘、智牛、智农三大系列农业机器人产品,立体呈现了中科原动力在农业智能装备自主创新、打造智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科原动力的一系列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获得了中央、省市、行业多级媒体的纷纷报道。在众多主流媒体的聚焦报道下,中科原动力的农业机器人产品“刷屏”全场,线上线下人气持续高涨,成为农高会上的明星品牌,掀起了未来农业的创新潮。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陕西省台新闻联播、陕西日报、凤凰网、西安电视台、杨凌融媒体、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等媒体纷纷对中科原动力进行了多角度报道。

部分媒体报道
 
人民日报
《守护土壤健康 发展智慧农业》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本届农高会上,9000多项农业高新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示了农业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装备、新应用、新模式。
  在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上,一台机器人进行番茄采摘,吸引参观者驻足。“智农番茄采摘机器人主要用于农业园区、标准化温室种植等场景,对采摘果实的3D空间位置可以进行毫米级识别。”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采摘机器人项目工程师海丹说,“参展期间,我们与陕西的农业企业达成合作,为更多智慧农场提供农业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华社
《“农业奥林匹克”见闻:中国助力国际农业合作》

 
央视
《【三农长短说】第30届中国杨凌农高会 搭建国际农业合作交流平台》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第三十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

 
陕西日报
《创新潮涌农高会》

把握发展脉动 实现成果共享

在农高会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上,一台机器人正在进行无人化番茄采摘,许多参观者好奇地停下来围观。

“目前,智农番茄采摘机器人主要用于农业园区、标准化温室种植等场景中无人化采摘。”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采摘机器人项目工程师海丹说,这款机器人可对采摘果实的成熟度进行判别,对采摘果实的3D空间位置进行毫米级识别。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展,希望通过农高会向国内外客商展示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智能装备,把农业机器人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张光辉说,“参展期间,我们已与陕西的农业企业达成合作,为更多智慧农场提供农业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力量。”

 
陕西省新闻联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凤凰网
《共话农高会丨科技成果“企”聚杨凌 助力打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西安电视台
《聚焦杨凌农高会 科技助农帮扶产业》
 
杨凌发布
《杨凌农高会:“高精尖”科技成果受关注》

 
杨凌融媒体中心
《厉害了!多款高科技“亮相”农高会》

 

在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一款像似飞碟的机器让人忍不住上去一探究竟。“这款是智耘农机无人作业系统,可放置在拖拉机、收获机、植保机械、水田机械等设备上,实现全自动功能,可最大化农田利用率,提升作业效率和节能效果。”该公司产品经理张旭说。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带进田间地头的高新科技企业,生产出的无人驾驶智能农机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大田作业下的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等五大过程,可适配数十种不同农具。

“参加农高会一方面是为了展示企业的创新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农户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让我们的装备更贴近市场。”张旭说,参展期间公司已与陕西的一些农业企业达成合作,希望可以为更多智慧农场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智能+见未来 把握农业装备新“机”遇》

未来农业智慧化

向前行进、摄像头识别果实成熟度、伸出机械臂、套取、切割、装筐……一系列操作没有丝毫误差。

由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农番茄串采机器人演示区旁,围满了参观人群。

智农番茄串采机器人是一种专门针对日光温室中番茄串无人化采收的智能设备。该机器人结合了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作物全状态感知和精确定位,能够实现采摘自主决策和机械臂最优路径规划;采用多项专利技术,包括环形“勺舀式”未端执行器等,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全昼夜无人化采摘作业,也可避免采摘过程中对作物造成损伤,保证采摘质量和农作物的价值。

 

该项目研发小组工程师海丹告诉记者:“自2021年开始智能采摘机器人的研发,我们对它进行了多代更迭,基本实现了日光温室中番茄、串番茄的全天候采摘,虽然与人工采摘相比,从速度与精准度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但我们会继续努力改进和优化,因为,这是未来规模化农业的必然需求,是在人工逐渐短缺时代背景下的有益尝试。农业机械的智能化与智慧化,将对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产生巨大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也将得到显著提高。”

农业科技报
《中科原动力|“智能”未来农业新图景》

9月19日,走进第三十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馆,只见一人多高的高秆芝麻、无人作业的智能拖拉机、可预测虫情的智慧化大棚设备……一个个作物新品种的推广,一项项农业技术的更新迭代,一个个“新奇特”参展产品和项目的充分展示,一场现代农业科技盛会在这里拉开序幕。

 

在展馆内,一台机器人正在进行无人化番茄采摘,许多参观者好奇地停下来围观。

“目前,智农番茄采摘机器人主要用于农业园区、标准化温室种植等场景中无人化采摘。”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采摘机器人项目负责人说,“这款机器人可对采摘果实的成熟度进行判别,对采摘果实的3D空间位置进行毫米级识别。”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参展,希望通过农高会向国内外客商展示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国农业智能装备,把农业机器人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展区负责人介绍说,“参展期间,我们已与多家农业企业达成合作,为更多智慧农场提供农业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力量。”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新奇特! 高科技、新产品亮相农高会》

 
在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会学习的农田作业机器人”宣传语吸引着参会群众的目光。记者看到,参会群众扎堆围着一款番茄采摘机器人评头论足。这款机器人“手臂”有规律的挥动着,在对“眼”前的果实进行精准识别后,“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采摘任务。

 

“这款机器人主要是在规模化生产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上应用。能对串型圣女果进行精准识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番茄生长特性,比如果型、颜色进行识别,环形的采摘器械,能避免对果实造成伤害。”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科技的应用让农业变得更“时尚”、更“智慧”。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海丹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公司将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带进田间地头,生产出的无人驾驶智能农机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大田作业下的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等五大过程,可适配数十种不同农具。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农高会上,除了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设备展示外,还有农业高新技术、实用技术成果同台展示,杨凌农高会现代农业的“科技范”“智慧样”让参会群众大饱眼福。

 

 

创建时间:2023-10-13 10:14
浏览量:0
首页    聚焦!中科原动力农业机器人“出圈” 引主流媒体广泛关注!